營養知識
你知道嗎?益生菌可防治兒童過敏性疾病
過敏性疾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公共健康問題, 據估計世界上有30%-40%的人口正遭受過敏性疾病的困擾,而且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正逐年增加。
什么是過敏?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有哪些?過敏與腸道微生物有什么關系,益生菌是如何防治過敏性疾病的?具有抗過敏作用的益生菌又有哪些?
過敏,是指由免疫機制誘導的的超敏反應,共有4種類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常見的Ⅰ型超敏反應疾病,主要是由IgE介導的疾病,包括濕疹、過敏性哮喘、特異性鼻炎、特異性皮炎和食物過敏等,此類疾病在兒童中發生率比成年人更為普遍。
(部分過敏癥狀)
許多因素會對腸道微生物產生負面影響,
從而增加過敏發生的風險。
1
在正常的母乳喂養嬰兒腸道菌群中雙歧桿菌屬占主導地位 ( 60% ~ 70% ) ,配方奶粉喂養的嬰兒,類桿菌屬和梭狀芽孢桿菌和腸桿菌占上風。雙歧桿菌屬數量下降或無益菌群的上升,會導致過敏,感染,其他疾病的風險增加。
2
剖宮分娩會導致菌群繁殖延遲、生命早期的腸道菌群組成結構模式發生改變,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增加。
3
生活環境和膳食結構的改變、抗生素的使用等諸多因素都可引起腸道菌群失衡,而腸道菌群豐度和多樣性的變化可導致腸道菌群與宿主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的變化,從而破壞口服耐受增加食物過敏的發病率。
益生菌能與腸道微生物群相互作用,
調節免疫系統,防治過敏性疾病。
益生菌治療過敏性疾病研究中所指的過敏反應屬于Ⅰ型超敏反應。研究發現,益生菌可以通過影響抗原提呈細胞或調節Th1/Th2平衡,來減輕過敏癥狀。Th1/Th2細胞平衡被認為是維持宿主體內平衡的重要因素,一旦這種平衡受到干擾,過敏性疾病就有可能逃避宿主防御機制,從而發生。因此,Th1細胞功能的增強和Th2細胞功能的抑制可能是抑制IgE產生的關鍵,這對于解釋益生菌的抗過敏機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目前已發現和報道的具有抗過敏作用的益生菌主要來源于乳桿菌屬和雙歧桿菌屬。乳桿菌屬種的鼠李糖乳桿菌、嗜酸乳桿菌、羅伊氏乳桿菌等,雙歧桿菌屬中的短雙歧桿菌M-16V和長雙歧桿菌BB536等都被證實具有抗過敏特性。
01
鼠李糖乳桿菌LGG
鼠李糖乳桿菌LGG是世界上臨床研究最為充分的益生菌菌株,是從健康人腸道中分離出來的,具有改善胃腸道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過敏體質等作用,目前常用于防治食物過敏和過敏性哮喘。
Beini Canani 等發現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聯合LGG可加速IgE介導的牛奶過敏患兒建立口腔免疫耐受,并降低其他過敏癥狀(濕疹、蕁麻疹、哮喘等)的發病率。Wu等指出LGG可用于輔助治療過敏性氣道疾病。
02
短雙歧桿菌M-16V
短雙歧桿菌M-16V是革蘭陽性厭氧菌,分離自健康嬰兒糞便。該菌種目前被用來促進嬰兒和成人健康狀況改善腸道環境。短雙歧桿菌M-16V能夠調節宿主免疫,抑制炎癥 ,緩解過敏。
在一項1755名早產兒的實驗中,短雙歧桿菌M-16V可顯著降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患病率。對過敏性皮炎患兒的研究表明短雙歧桿菌M-16V可以緩解IgE介導的過敏性皮炎,緩解哮喘癥狀,降低急性皮膚過敏的發生率。雖然未觀察到IgE水平的變化,短雙歧桿菌M-16V可干預促進腸上皮細胞表達Galectin-9,增加血清中galectin-9的含量,刺激肥大細胞脫顆粒作用,促進腸系膜淋巴結和外周血中Th1和Treg細胞分化,抑制過敏。
- 2021-10-21益生菌對寶寶的6大好處!你了解多少?
益生菌對寶寶的六大好處 1.幫助大腦發育 2.促進骨骼發育 3.提高免疫力 4.抵抗過敏 5.呵護腸道 6.強化營養
- 2021-09-26研究證實 ,益生菌可減少或預防濕疹
發現補充益生菌和/或益生元可以預防嬰幼兒濕疹,5篇研究提示補充腸道微生態制劑可以有效減低嬰幼兒濕疹的嚴重程度,其中補充LGG等特定益生菌是預防嬰幼兒濕疹有效途徑,益生元輔助治療可長期降低特應性皮炎發生率。
- 2021-09-18服用益生菌發生“赫氏消亡反應”,繼續吃還是馬上停止?
赫氏消亡反應其實是益生菌和腸道中原有的有害菌戰斗時,有害菌為了抵御益生菌的進攻,所以釋放了大量毒素和代謝物。而這些毒素在對抗有益菌的同時,也對人體產生了“好像病情加重的”癥狀。 這些反應癥狀的原因不是因為服用的益生菌,而是因為已經占據體內腸道的那些有害菌引起的。